后勤动态
万柳学区管理服务团队喜获中国教育后勤系统 “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荣誉称号
近日,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传来消息,北京大学万柳学区管理服务团队获得“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荣誉称号!
据悉,中国教育后勤系统荣誉体系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自2020年开始全力打造,旨在激发后勤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展现全国教育后勤战线上“敬业美、匠心美、乐群美”三个维度中感人至深、鼓舞人心的最美人物和最美服务团队,弘扬后勤人团结、坚韧、奉献、担当的崇高品质。
继全国教育后勤系统首次组织“2020年感动人物”评选活动之后,本届“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于2021年10月下旬开始,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服务育人使命”为主题,通过社会征集、组织推荐等方式面向全国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215所高校、83项中小学后勤代表的500余份申报材料。
被推荐的个人和团队主要来自全国教育后勤行业管理服务一线,符合“敬业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对学校后勤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与业绩;“匠心美”:勤勉奋进,勤于学习,具有自匠心至匠魂的工作精神;“乐群美”:团结他人、和睦群体,体现时代教育后勤人的特质。其中,“最美服务团队”还要能够致力管理体制创新,践行服务育人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前沿工作思路,能够在推动高效型、创新型、温馨型后勤建设过程中,作出显著贡献。最终获得“最美后勤人”荣誉称号的个人和团队需要通过材料审核、中期审议、入围推举等多轮审议。
由我校后勤系统推荐的北京大学万柳学区管理服务团队以高票获得“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荣誉称号,北京地区共有2个高校后勤一线团队获此殊荣。(后附万柳学区管理服务团队简介)
北京大学万柳学区管理服务团队简介
万柳学区管理服务团队共25人,业务涵盖广泛,知识体系完整,组织结构合理。团队平均年龄38岁,其中党员16位,获得过校级及以上表彰12位,共发表专著一部,理论文章15篇,开展课题研究6项,是一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管理服务队伍。
团队致力于师生住宿服务与品质生活构建,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以“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为目标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丰富育人实践,正逐步由“幕后”服务保障走向立德树人“前线”。
团队事迹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共建共享。以“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为思路和目标,成立万柳师生联合党支部、万柳教师自管会、万柳学生联合会三个自治组织,开展参与式管理。师生从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共治共享,有力推动了食堂经营模式调整、充电桩建设、健身房管理、自习室与宿舍空间改造等多个民生项目。
注重实践培养,落实三全育人。注重员工素质提升,培养“不上讲台”的老师,形成人人争当育人模范的氛围。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管理服务全过程和各环节,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后勤工作在引导观念、培育习惯、发展能力、完善品格中的育人功能。涌现了一批以韩剑、黄彬凌等为代表的“立足身边小事,胸怀天下大事”的毕业生。
搭建线上平台,提高服务成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构建中心主页、公众号及师生微信群的线上微型沟通传播矩阵,形成收集民意、汇集民智、服务民生、凝聚民心、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机制,实现园区“办事零障碍,服务零距离”。
促进文化建设,构建荣誉体系。组织红酒品鉴、厨艺、书画、摄影、职场等“生活课堂”和电影沙龙、音乐会等文体活动百余场。构建“榜样宿舍”与“宿舍榜样”、“荣誉居民”、“示范宿舍”组成的荣誉体系,并定期开展评选表彰。
贴心服务赢民心,打好师生抗疫战。疫情防控中,北大万柳同舟共济,师生职工守望相助,勇做“快手”,注重“联手”,藏有“妙手”,坚持“上下一盘棋”,让各个组织的优势和能力充分彰显,凝聚起了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许多好措施都在老师们的建议下落地生花,当了解到园区人员短缺的情况后,许多在住老师同学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加入“志愿服务队”,与中心党员们站在一起,为居家观察老师送餐、取送快递、扔垃圾等;同学们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捐钱捐物捐力,积极为“抗疫”做贡献;学区职工更是纷纷放弃休假,不惧艰险全力投入到后勤保障与服务中去。在员工突击队、师生志愿者、党员先锋岗的联手配合下,最终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荣誉及表彰
集体类:共青团海淀区委员会青年文明号;海淀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北京大学抗击疫情先进单位;北京大学优秀党支部;北京大学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等。
个人类:北京市物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抗击疫情标兵;北京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唐立新奖教金后勤服务杰出员工奖;北京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大学招生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大学资助工作先进个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