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 北大房地产管理部于潇:服务学校大局,强化使命担当,做好高质量空间保障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要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综合考虑我校工作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上级团组织的相关要求,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联合全校管理与服务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2023 年度北京大学“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评选活动,引领青年师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10月-12月,通过集体(个人)自主申报、党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全校公示等环节,本次评选最终产生了41个“青年文明号”集体、18位“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和36位“青年岗位能手”。
为进一步弘扬职业文明、引导岗位建功、建设先进集体、培育青年人才,我们将陆续推出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事迹报道,走进荣誉背后的坚守与付出,擦亮以热爱践行使命、用实干诠释担当的青春底色,鼓励广大在校师生学习先进模范、锤炼品德修养,身体力行传承奉献精神,共同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助力!
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获得者
于潇,房地产管理部公用房与土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承担校园空间资源服务与保障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富有进取精神和团队意识,一丝不苟地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在生活中热情随和,幽默开朗,无论面对什么挑战,总是积极乐观地面对,并把快乐传递给身边人,带给大家正能量。
参加校内活动
认真履职尽责,做好高质量空间保障
公房调配事务是于潇所在岗位的核心职责,包括空间使用规划、公房分配、调整与腾退。具体来说,大到一座楼、小到一间地下室,每一平米空间的调整都需要通过他所在的岗位进行协调处理,工作内容繁琐细致、数据量大、政策性强,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很高。
2019年,于潇从校内其他单位调入房产部。刚开始对业务还不够熟悉,为尽快进入角色,他坚持从基础做起,借助各类巡视检查,走遍校园各个角落,现在可以很快速地说出每座楼宇内的主要使用单位、每家单位的主要空间分布,熟悉每座楼宇联系人、物业经理。与此同时,他还认真学习每个院系学科特点、空间使用现状和需求,为学校公房调配提供决策参考,努力成为一名精通本职工作的好员工。近年来,他经过积极努力,顺利完成以下几项单位交办的重要工作:
第一,参与制定燕园校区十大空间规划。作为具体执行人,于潇参与了理科楼群、燕园大厦、科技大厦、圆明园校区等十项重大空间调配规划方案的制定和推进,进一步整合燕园校区空间布局,使得楼宇功能定位更为明晰,实现实验空间进一步拓展,学院空间进一步集聚,行政办公空间进一步集中,地下空间功能进一步优化,学生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充与便利,后勤员工住宿条件进一步改善。
地下空间巡查走访
第二,妥善做好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用房调配事务。2022-2023年度,于潇所在办公室共完成公用房调配事务73项,房屋面积共计3.2万平米,顺利保障化学院C区大楼、数学院智华楼、怀柔大设施等新大楼整体竣工交付和入驻,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空间支持,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积极参与新燕园校区空间规划、改造和分配等工作。新燕园校区原有楼宇建设年代较久,已经不能满足师生日常使用需求,如何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改善办学条件,需要进行反复调研论证。为做好这项工作,于潇的工作地点又多了一处,经常要往返两个校区实地勘测。在全校各部门的努力下,新校区整体空间规划布局已经基本完成,20万平米新改造楼宇已经竣工交付。
新燕园校区现场踏勘
服务学校大局,强化使命担当
抗击新冠疫情的三年来,于潇始终站在防疫前线,带领办公室全体成员,制定和完善公用房楼宇疫情防控方案,通过现场调研、信息摸排、模拟演练、巡视检查等多种形式,不断严格楼宇管控、做好卫生消杀、强化后勤保障、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2022年底的最关键时刻,在人员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他坚持责任在心、重担在肩,努力克服身体和家庭方面的困难,最终顺利完成防疫保障任务。
公用房物业防疫巡查
2023年暑期,为进一步拓展学生活动空间,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将化解“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空间建设难题列入校级主题教育整改项目。于潇作为专班成员,坚决落实学校指示,主动缩减暑假轮休,加入后勤党委攻坚党员先锋队,最终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拓展万余平米空间用于学生活动空间建设,工作成果也获得教育部、国管局上级部门肯定。
地下空间改造后实景
专心细心尽心,做好师生日常服务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工作中,于潇时常会接到师生或物业报过来的设备故障、安全隐患。对此,他坚决根据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积极牵头做好校内公共楼宇基础设施维护和改造工作,先后组织实施资源楼、王克桢楼配电室改造、燕园大厦和资源楼消防中控系统升级、资源楼中央空调更新、理科5号楼电梯大修等重要修缮项目,确保房屋使用安全,创造良好楼宇环境。
为缓解师生反映的会议场馆紧缺问题,他和科室成员认真梳理全校报告厅、会议室等空间资源,联合校内相关部门发布《北京大学会议场馆管理制度》,鼓励公共空间开放共享、有偿使用;通过校园门户将开放场馆予以公布,提升公共空间资源透明度和使用效率;试点建设公共会议室信息化预约系统,提升空间管理智能化水平。
长期以来,校园服务保障一线员工大多居住在学生宿舍楼地下室,使用年限较久,住宿环境较差。为进一步关心关爱后勤员工,学校于2022年启动地下空间集体宿舍搬迁,校内房屋腾退事宜由于潇所在办公室负责协调,涉及餐饮、公寓、校园中心等十余家单位的1800多名员工。为确保搬家期间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正常运行,于潇积极与相关单位开展沟通,缜密制定房屋调整和周转方案,努力将影响降到最低,最终首批近千名员工顺利入住圆明园校区,极大改善了住宿条件。
走访后勤员工宿舍
★ 获奖感言★
在我看来,校园空间服务与保障就是要立足当下、立足本职,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扎实推进校园空间资源的优化布局和合理配置。服务保障没有终点,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前行,广大师生对校园空间资源和品质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我将继续坚持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实干,做好校园空间服务保障工作,为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