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北京大学后勤系统2023年重要新闻回顾

 

 

一、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后勤系统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认真谋划、扎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重点措施,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出“润心”“党史我来讲”“薪伙相传”等党建品牌,全方位开展教育实践;开展与机关党委、直属单位党委、院系部门支部之间的联合共建20余场,促进交流互动;成立圆明园校区临时党支部、校内宿舍地下空间改造项目临时党支部、暑期工程攻坚“党员先锋队”,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妇女及离退休党建联络员在党建活动中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引领。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召开后勤系统推进主题教育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筑牢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防线;加强干部纪律建设,组织召开后勤系统廉政工作专题会,夯实廉政基础,推动精准监督,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后勤服务形象;开展后勤领域专项治理,各单位对照业务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风险点开展自查自纠,并协同学校纪检、财务、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巡查督导,提升后勤治理能力;开展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纪检委员述职评议工作,并组织后勤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筑牢思想防线。

 


 
三、强化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构建绿色学校
在29家校内单位统筹协作下,经市专家组来校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环节,我校顺利通过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行动达标验收;针对未名湖水系及校内浇灌水源缺乏问题,经与属地政府多方沟通,确定万泉河再生水入校事项,目前已完成引水入校工程,实现未名湖水系生态良性发展;“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获2023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代表了我校在遗产保护意识和实践方面的重大进步;与城环学院联合举办为期一周的“绿色燕园文化节”,宣传“节水、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向全校发布《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倡议书》,组织校园卫生检查整治活动,激发师生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观能动性。

 


 

 

四、大力推进校园基础建设,拓展办学空间
2023年新建和改造工程竣工项目20项,主要包括工学院与交叉学科大楼2号楼、智华楼等,为师生提供了优质教学科研空间;燕南美食修缮、五四运动场翻修工程为提升校园硬件条件、改善师生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实施校内宿舍地下空间改造工程,区分功能区域,优化空间布局,充分满足思政育人、学生活动、师生共处和素质提升等多元化的校园空间需求。新燕园校区完成多栋学生公寓、教学楼等基础设施改造,为多家教学科研单位顺利入驻提供保障;完成水系景观工程、风雨操场等工程,提升新燕园校园环境。

 


 
 

 

五、实施多项环境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校园品质
完成畅春新园西门增设项目,将西侧原有砖围墙改造为栅栏式围墙,同时增设保安值班室和人员出入闸机,使园区与畅春新园体育休闲广场直接相通,优化园区设计,提升通行效率;完成遥感楼至五四体育场道路周边环境提升项目,对总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后勤相关单位通力配合,实施道路改造、人行道铺装、自行车停车区改造、监控及交通安全系统配套、多杆合一管线及绿地建设等工程,提升环境品质;完成王克桢楼周边道路、南门局部道路等多条道路维修改造,更新破损路面约1.2万平方米,二教至理教楼西侧道路和29楼增加了健康跑道,方便师生出行; 在区级专项经费支持下,燕园街道完成七项环境整治项目,包括社区道路铺装、居民活动场地平整,社区绿地补植以及成府路西段围栏整治等,提升道路沿线美观度与出行舒适性。

 


 

 
  
六、突出人文关怀,结合业务特点开展民生保障工作
加速盘活肖家河、旧有住房配售后的腾退公寓房源,开展副高级职称教师公寓集中调配工作,解决近200名教职工“安身安心安业”难题;完成畅春园教师公寓腾退搬迁工作,为燕园校区学生集中连片住宿奠定了工作基础;盘活燕园校区、万柳园区公寓资源,保障暑期6000余人次教学科研用房需求;组织推动“誉燕雅园”商品房团购项目,为教职工争取折扣福利,签订商品房团购协议,并于9月底顺利完成线下集中选房;燕南美食于6月1日重张开业,整修一新的食堂就餐环境大幅改善,餐位数净增120个;北京特大暴雨期间,新校区部分低洼地带建筑出现进水、过水,学校迅速启动防汛预案,在属地政府和部队官兵的协力配合下,经数日连续奋战,将校园渗水全部排出,并开展汛情后续修缮等工作;面对北京持续性降雪,高效有序做好扫雪铲冰工作,“机械+人工”密切配合,全力保障校园道路畅通和师生安全出行;成立供暖收费便民服务小组,在学校周边社区为老年居民和无法入校居民提供便民服务,为无法进校缴费的住户提供南门代缴费服务。

 


 
 

 

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三全育人”
出版《劳动最光荣——燕园里奋斗者的故事》一书,大力弘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传统;组织优秀一线员工录制《新时代劳动者十讲》慕课,通过回顾工作经历、呈现工作场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劳动心得,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奋斗的价值观念;各中心依托业务范围,开展食堂换岗体验、“福饼”制作劳动实践、公益码车、“一日楼长”志愿服务、“未名湖环保清洁志愿行”等多种活动,同学们通过岗位体验及团队协作,体会后勤服务工作的辛勤与不易,提升同学们的合作意识与劳动本领,着力推进“育人工程”一体化建设。

 

 

 
八、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的后勤队伍
落实“国际战略年”精神,协调相关单位赴新加坡、中国香港、法国、德国、英国等7个国家或地区15所高校交流,调研高校后勤管理国际动态;组织3个调研团前往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共9个高校进行调研,并接待约40多个高校、政府部门来校调研,增进互学互鉴、互助互进。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多形式开展后勤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学习培训10余场;强化理论研究,推进《后勤理论研究课题报告选编》编辑及课题立项工作;各中心积极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工作本领和技能,争当后勤服务尖兵。

 

 

 
九、共享发展成果,持续推动圆明园校区建设
推进圆明园校区的整改完善,实现后勤员工从地下整体搬迁到地上住宿,是北京大学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后勤职工生活,坚持全体师生员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6月14日,党委书记郝平一行来到圆明园校区,调研校区的建设改造工作,并与圆明园校区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8月7日,校长龚旗煌率队到圆明园校区调研校区改造情况,并看望入住的后勤一线职工。校区还围绕“家”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开辟专门活动空间,在传统佳节开展主题活动,电影放映、体育比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项目,培育职工积极阳光的心态,增强幸福感、归属感。

 

 

 

十、强化宣传,营造踏实肯干的后勤氛围
举行“求实”奖教金颁奖典礼暨北京大学服务保障系统评优表彰大会,发挥服务保障系统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为54名北大一线服务人员拍摄人物肖像照,深入发掘北京大学后勤保障岗位一线服务人员的真实故事,充分展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人格魅力;“燕园微后勤”公众号推出“求实讲述”、“能工巧匠”、“暑期守护”、“绿色燕园”等4个系列的报道,20余名后勤优秀党员和普通劳动者的事迹成果得到广泛宣传;联合长治、株洲、大同三地共同举办“品味燕园—地方美食进北大”美食文化节,联合师生设计推出“小确幸”“小欢喜”喜饼礼盒,与敦煌研究院合作设计中秋礼盒,打造校园餐饮文化I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