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青年文明号|北大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组:攻坚克难基建人,匠心深耕校园新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要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综合考虑我校工作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上级团组织的相关要求,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联合全校管理与服务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2023 年度北京大学“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评选活动,引领青年师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10月-12月,通过集体(个人)自主申报、党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全校公示等环节,本次评选最终产生了41个“青年文明号”集体、18位“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和36位“青年岗位能手”。

 

为进一步弘扬职业文明、引导岗位建功、建设先进集体、培育青年人才,我们将陆续推出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事迹报道,走进荣誉背后的坚守与付出,擦亮以热爱践行使命、用实干诠释担当的青春底色,鼓励广大在校师生学习先进模范、锤炼品德修养,身体力行传承奉献精神,共同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助力!

 

 


青年文明号获奖集体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在凌晨的会议室里研究施工方案,他们在嘈杂的工地现场部署工作,他们在39度的高温中监督质量,他们就是北京大学基建工程部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组。2023年,为进一步拓展学生活动空间,满足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需求,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基建工程部抽调各专业骨干力量,组建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组,他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发扬不怕苦的工作作风,创造校内精品工程。

 


会议室探讨施工方案

 

以人为本勇创新

 

地下空间改造项目共涉及10栋楼的地下空间翻新及功能区重新划分,建筑面积共11408平米,均位于学生宿舍核心区。该项目施工区全部位于地下,场地局促,材料垂直运输无法利用机械辅助,室内结构墙体现状复杂,地上学生宿舍正常使用,每天施工时间严重受限。在条件如此严峻,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组坚持以人为本,为尽量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地上宿舍不做搬迁安排,且不搬迁的方案不能以拖延工期为代价,这极大考验项目组的管理能力。面临各项挑战,项目组积极与学工部门沟通,详细了解暑期学生的留校情况,参加学工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与学生代表座谈,了解学生暑期的作息习惯,制定每天的施工作业时间。通过多次的会议探讨及现场查勘,最终通过区分噪音工序与静音工序,合理调整施工节奏,将工序环环相扣,科学地实施交叉作业等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民扰。且施工期间,项目组组织学校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对现场原有系统进行了详细排查,熟悉掌握现场情况,保证学生宿舍水电不断、网络畅通、消防系统运行正常等。项目组成员通过每天巡视现场和每周监理例会,时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对于偏差进行及时的修正施工部署。项目组坚持多学习、深探讨、勇创造的精神,最终实现了地下施工、地上无搬迁的优质管理方案。

 


现场巡视,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

 

酷暑暴雨无情,项目组人无惧

 

为了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组成员暑假期间全员在岗,实行24小时驻校值守。暑期正值北京的三伏高温天气,每天10个单体工程的巡查工作,就极大考验着项目组成员的体力,从上午8点开始进入施工现场,一栋楼一栋楼的安全、质量、进度巡查,直到下午5点才能回到办公室进行交流总结,凌晨材料进场时还要进行协调指挥,背心上每天都是汗碱,口袋里一直装着藿香正气水,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先锋队精神。然而,正在项目组抢工期保进度的严峻时刻,7月底的特大暴雨预警,给予了项目组更大的考验。施工场地位于地下,一旦发生雨水倒灌情况,已完成的施工部分将全部被淹,而且墙地面受潮后也无法马上实施补救措施,大家辛苦奋战换来的施工成果将被毁于一旦,对工期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滞后。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项目组临危不乱,立即组织相关单位,调配防汛物资,采取防汛应急措施。面对持续降雨,项目组的人员冒着大雨逐一检查防汛情况,实时监测水位与施工现场排水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最终,防汛的战斗胜利了,10栋楼的地下施工现场无一漏点,施工进度得以按照计划实施。这次暴雨既是考验,亦是磨炼,项目组成员的意志,被打磨得更加坚强坚韧。

 


现场调配防汛物资,检查应急措施

 

科学管理,文明施工

 

地下空间改造项目单体工程多,又在学生生活区内,由于工期紧张,造成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集中进出现象,为确保安全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项目组制定了人车预约制度,并安排专人集中管理。该项目施工期间,共计预约入校人员19920人次左右,车辆2622辆次左右,均实现有备案有管理,可查可追溯。为保证施工材料临时堆放,项目组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在不影响学校整体交通运行和美观的情况下,合理划分施工材料堆放区,并且对于材料堆放区和施工区进行有效围挡,做到管理责任到人,对于施工人员的活动区域进行严格管控,将施工活动对于学校师生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项目组严格细致的管控下,施工人员及车辆虽密集,仍然做到了零事故的施工管理。

 


车辆人员实时备案

 


严格核算项目造价变动

 

 

获奖感言

​获评北京大学2022-2023年度“青年文明号”,是对地下空间改造项目组莫大的肯定与鼓励,这份荣誉,是组员们深耕细作的成果,更离不开后勤党委、临时党支部的支持。校领导在施工期间多次关心问询,并深入现场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后勤党委也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随时配合完成工程项目相关服务保障任务,合力解决问题。校领导及后勤党委的支持,给予了项目组成员极大的鼓舞。获选是份荣誉,同时也是鞭策,项目组将时刻牢记“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基建人”的行为准则,这份荣誉激励着大家在一个个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冲在前,在一个个脏活、累活的面前冲在前,面对一道道难题、攻坚啃硬跑在前,用青春和热血证明自己,打造当代青年的新风貌,展现青年的新风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