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后勤系统全力保障研究生考试顺利进行
12月21日—22日,寒风袭人,作为考场的北京大学燕园校区110间教室以及邱德拔体育馆、老化学楼、地学楼1000多平方米的存包和考生候场场所却温暖如春。这是后勤系统第二次全方位参与到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大学考点的服务保障工作中。大家在汲取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安全、便利、高效、温暖、舒适为原则,对考前准备和考试时的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再一次顺利完成对5400多名考生在北京大学考点考试的服务保障任务。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大学考点存包处
12月19日,研究生考试前两天,校园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他们忙碌的一天。从清晨7:30到下午17:00,他们将一车车冰冷而沉重的行李架和手机柜运送到邱德拔体育馆、老化学楼和地学楼,专心细致对照安排图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紧锣密鼓开展组装搭建,配备激光水平仪校准调整铁架位置,确保摆放整齐划一,保质保量完成所有搭建工作。之后,他们仔细擦拭行李架,希望考试期间,考生们能放心地将自己的书包放在一个洁净的架子上,拥有一份好心情。
悬挂横幅
安装行李架和手机柜
擦拭行李架
考前准备阶段,会议中心精心组织了一次经验分享会,邀请去年参与过研究生考试服务的员工分享经验和心得。会上,大家共同讨论服务细节,优化存包流程并强调注意事项。这次分享会让员工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为研究生考试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的考前准备时间只有10天,面对紧迫的时间节点,会议中心迅速行动,高效推进标识材料的设计与制作,完成了5800个数字签和号码牌、300个工作证的制作。这些标识材料的设计简洁明了,方便考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同时,会议中心在邱德拔体育馆组织了一支10人的队伍,连续奋战3个小时,将数字签精准粘贴到16组共3200个存包点的货架上,确保考生物品的安全有序存取。
制作并粘贴数字签、号码牌
与此同时,动力中心的保电任务也在紧急进行中。考试过程中,教学楼的水电暖、空调、电梯运行都需要重点保障,考场大门的安检设备今年增加了人脸识别机器,更要保证顺利接电。今年动力中心全部升级了专业电缆,电线连接更加安全,电源更加稳定。12月20日,考试前夜,所有电源全部接通,所有机器试运行全部成功。在研究生考试的两天时间里,负责保电的物业科15名员工全部坚守在岗位上,保证供电安全稳定。
动力中心实施保电任务
从12月21日清晨6:30开始,在邱德拔体育馆和老化学楼、地学楼3个“战场”,连续两天的存取包工作,对会议中心、餐饮中心、动力中心、公寓服务中心、校园服务中心参加服务的工作人员来说,就像打了一场为考生快速存取物品的硬仗。大部分员工都是“老战友”,去年曾一起并肩作战。大家熟悉工作流程,相互配合也更加默契,采取了很多创新和暖心措施:放行李牌的小盒子,有人主动提议在里面加个小隔板,不同种类的物品可以分开放,找起来更方便,提高存取物品的效率;面对物品存放高峰期突然而至的人流和物品,按照预定方案,积极疏导考生去人员少的通道存物品,缓解了候场区出口附近通道的物品存放压力;侯场区有个别同学携带大件或多个行李,放在地上可能会绊倒别人,造成安全隐患,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建议先把暂时不用的行李存起来;每个通道的组长都是有经验的“老战士”,可以快速、和善、适时地解答考生的相关问题;有人找不到考场位置,工作人员会耐心指引;有人丢失了身份证,工作人员迅速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考生解决问题;有人口渴忘记带水杯,工作人员就在饮水机旁备下一次性纸杯……各类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工具和新措施也频繁亮相:有了激光校准仪,行李架摆放得横平竖直、整齐划一;有了拆卸锤,行李架和手机柜的拆卸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餐饮中心精心策划了全面用餐保障方案,考前发布详尽就餐指南,使考生能够掌握开放食堂的情况,考试前夜,他们组织专业团队对开放食堂的收款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试,并通过模拟支付流程,确保每台卡机都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支付操作。
存取物品现场
一杯热水的温暖
支付便捷的午餐
“结束”并不是真的结束,它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12月25日,研究生考试结束后的第3天,总务部召集研究生考试保障工作总结会。大家总结工作成绩、成功经验,但更多的是反思不足,一起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哪些方面能改进得更好,比如对研究生考试保障流程越来越熟悉后,准备工作要更主动地提前开始,在物品存放现场不断提醒考生的注意事项,工作人员几乎喊哑了嗓子,明年要在考场内竖立温馨提示牌等。
后勤系统研究生考试保障工作总结会
考生怀揣梦想走进北京大学的大门,经过两日的拼搏,他们走出考场,“迎接鲜花与拥抱,三五成群地合影,用欢笑与掌声作显影液和定型液,定格无悔青春,冲印烫金岁月”。永远会有一些人默默付出,用一杯热水、一声关怀、多种便利释放出“北大温暖”,助他们圆自己的青春之梦。
圆一个青春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