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北京大学燕南五十举办“万物生长——中国女画家小幅精品邀请展”


3月20日上午,恰逢春分节气,“万物生长——中国女画家小幅精品邀请展”在北京大学燕南五十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女画家协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联合主办。

 

展览以“万物生长”为主题,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展名,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新一届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徐涟担任总策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担任学术主持,常务副会长王晓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担任策划,以原作和数字化呈现两种方式,展出孙晓云、孔紫、闫平、林蓝等21位当代女性艺术家的60件精品画作,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丰富感知,在四季轮回中捕捉生命律动,于方寸之间勾勒生命勃发的万千气象。

 


展览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女画家协会名誉会长孔紫,彭锋,参展艺术家代表康蕾,徐涟先后致辞。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宣布展览开幕。

 


赵少华宣布展览开幕

 

任羽中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北大历来重视美育,重视艺术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必须始终呵护、珍视。此次展览的举办地燕南园,曾是众多学术大师的居所,如今保护得宜,并时常举办小型展览和雅集,焕发出新的生机。他希望未来还能在燕南园举办更多的艺术活动,为师生营造更好的审美环境。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女画家协会名誉会长孔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代表康蕾先后致辞

 

刘万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女画家协会自成立以来,团结引领女画家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相信未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创作出更多彰显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孔紫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更加引领大家的创作,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带领女画家协会在学术上迈向新高度,并在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慈善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彭锋在致辞中指出,美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提升公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女性艺术家们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艺术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相信未来会在艺术史中书写更重要的篇章。康蕾与大家分享,艺术创作者既是生活的观察者,也是美的传递者,在创作中既要扎根生活的厚土,汲取传统与时代的养分,又要注入对未来的希冀,让每一幅作品成为生命力量的载体。

 


徐涟致辞

 

徐涟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女画家协会的发展历程,自2012年成立以来,女画家协会始终致力于推动女性艺术家的交流与发展,为广大女画家交流学习、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为中国美术事业贡献了力量。她表示,本次展览是中国女画家协会走进高校校园、推动艺术普及、提升大众审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次全新尝试。这些画作尺幅不大,却饱含着艺术家的真情实感与精湛技艺,也展现出坚韧、包容、温暖与奉献的女性力量。她感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会议中心的大力支持,期待以后能有更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开幕式与会人员合影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杨承志,文化和旅游部二级巡视员彭世团,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闫平,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社团办处长钟晓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扬,偶得文化产业集团总经理姚永强等。

 


燕南五十外景

 

燕南五十位于燕南园50号院,是集学术交流,品茗雅集于一体的茶文化空间。这里曾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向达先生的故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通过保护与活化,继续在当代发挥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次与艺术学院共同举办的活动是一次新的尝试,旨在进一步推动美育精神的传播,激发师生对青春、生命与希望的感悟。未来,燕南五十将充分发挥文化空间的场地特点,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式,与校内外单位合作开展更多的优质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茶空间服务水平,为文化交流与学术探讨贡献更多力量。

 


展览信息

 

本次展览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将持续至4月25日。展览期间,燕南五十不仅为观众了提供欣赏艺术的雅致空间,还将通过对话、沙龙、讲座等多种形式,与全校师生分享审美秘诀,探索艺术奥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