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直属单位党委、后勤党委联合实践团赴珠三角调研

 

今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紧扣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任务,调研如何更好服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良好政治生态激发高校基础研究创新潜能,3月22日至24日,直属单位党委、后勤党委联合实践团一行21人前往珠三角地区的多所高校院所及前沿科技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交流。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调研团将深圳作为首要目的地,赴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鹏程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基地等单位开展调研。

 

22日上午,实践团赴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进行参观调研并座谈。深研院是北京大学扎根珠三角的教学科研基地。座谈会上,深研院负责同志提到此次“南北相聚”是涉及部门及人数最多的一次调研会。双方介绍了各自工作情况、业务特点与特色,促进了相互间了解。深研院与实践团成员分别就党建与业务结合的机制建设、信息网络安全与数据档案管理、运行保障支持系统建设及教育基金会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组交流与讨论,一致认为应加强校区间、单位间的资源共享,坚持问题导向、南北联动、特色互补及创新融合,实现党建共建、合作共进。

 


调研北大深圳研究生院

 

22日下午,实践团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基地参观。在华为基地,工作人员向实践团介绍了华为“坚持研发投资、坚持开放合作”的基本理念,展示了近年来面对教育行业进行的数字化、智慧化研发成果,如利用一站式服务中心、电子互联互通的方式优化教育模式,高校宿舍楼网络运行方案、电源线路供给方案等,由“数字校园”逐步向“数智校园”转变等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

 


参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基地

 

23日上午,实践团赴此次调研的另一目的地东莞,先后参观了散裂中子源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型靶向科研装置,且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已经建成的大型前沿科技试验区,工作人员向实践团展示了实验基地的沙盘及功能区域,详细列举了种种可以利用散裂中子源来解决的难题,如金属内部故障观测、高铁提速、在生物科技领域攻克癌症肿瘤治疗的最新前沿科技手段等。

 


参观散裂中子源

 

毗邻散裂中子源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着力于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以及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实验室负责同志就四大核心板块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主要科研成果及社会实际应用情况向实践团作了详细介绍,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室。散裂中子源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均表示北京大学作为其重点合作单位及人才输出地,双方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参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当日下午,调研团赴松山湖高新技术园区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及筹建中的大湾区大学开展调研。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7月,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的研发为核心,打造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四大基地及半导体照明、激光显示等六个技术研发平台。座谈会上,光电院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基本情况、党建与业务结合的机制建设情况以及孵化企业等方面内容。调研团参观了实验室,对光电院的最新成果有了进一步的直观感受。

 


参观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

 

筹建中的大湾区大学围绕“创新协同合作育人、科教产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应未来快速变化、支撑和引领大湾区科创发展的人才,聚焦物质科学、先进工程、生命科学等六个学科。大湾区大学是新型大学的试验田,也是大湾区创新创业的一项新举措,在体制机制上突出了大湾区特色,期待这一新的大学带给中国高等教育新的路径和方向。

 


参观大湾区大学

 

最后一天的行程,调研团赴鹏程实验室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参观学习。2021年起,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深圳中国特色先行示范区建设,北京大学与鹏城实验室共同开展了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参观结束后,双方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经验分享,就实验室用地空间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以及图书电子资料的管理方案等具体事项深度交换了工作经验。

 


参观鹏程实验室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校办负责人陪同下,调研团参观了图书馆、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深圳大数据研究院、书院及食堂。双方在逸夫会议中心进行了座谈,对党建工作、创新办学模式及校园管理经验进行了交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对如何在合作高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快思政课程建设、书院模式等到后勤服务工作体系与教师队伍科研管理办法等现代管理体系向实践团进行了具体介绍。座谈会后,直属单位党委与后勤党委表示将以此次调研走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国内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参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此次调研活动考察内容丰富多样,交流座谈深入充分,“观、学、听、思”有机融合,使调研团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问题专门开展集体学习,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就是要把基础研究摆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统一部署的精神。直属单位党委、后勤党委将深刻认识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路径,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北大教职工做好、服务好基础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珠三角调研实践团部分成员心得体会:

后勤党委与直属机关党委的共建由来已久,两个系统的党员干部做了多次深度学习交流,对高质量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可持续发展,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学互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之际,此次学习调研正当其时,五天的走访“串门”,收获满满,受益良多。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北大人的使命与情怀是深入骨髓的。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无论是在燕园还是在全国各地,北大人在基础研究、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科技和机制体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都展现着北大人的责任与担当、创新与奉献,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党委的工作就是要持续践行全校“一盘棋”思想,带着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团结和凝聚一切智慧力量,共同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后勤党委 张念梅

 

北大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高精尖人才,在为祖国的各个领域建设默默地贡献着力量,他们放弃在北京、在北大的优越条件,在珠三角白手起家,搞科研创新,办高质量的大学,把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和高端的技术带到这里,带动着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自己作为北大人深感自豪。

——附属幼儿园  杨雪扬  陈淑红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餐饮中心党总支参与此次珠三角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在直属机关党委及后勤党委的精心组织下,开展得非常顺利。短短三天的调研,日程安排得非常充实。调研对象既有高校也涉及尖端科研领域,个人感受收获颇丰。充分感受到国家对高校发展及科技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接下来,北大餐饮中心与深研院餐饮保障团队马上会就互派餐饮专业技术人员在互助提高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也很期待双方能够保持良好沟通,共同提高餐饮保障水平,为本部及深研院的师生提供更好的餐饮保障服务。

——餐饮中心 李明鑫

 

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在直属单位党委和后勤党委的带领下,我随实践调研团赴珠三角相关高校和实验室调研学习,收获良多。珠三角区域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之一,参观的几所高校和科研实验室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经验让我印象深刻。党建引领创新和服务,几所大学和科研实验室各项攻坚克难和创新实践工作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指引,即使在最基层的一线服务岗位都能看到一面面“党旗”飘扬,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北京大学后勤党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专业领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发扬“钉钉子”精神,做专、做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创新和提高后勤现代化治理体系和能力,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现代化,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校园服务中心 熊蕾

 

此次调研行程紧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让我对北大之“大”和北大是常为新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论是散裂中子源、松山湖、鹏程等实验室,还是北大深研院、北大东莞光电研究所、大湾区大学(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院校,都有北大人求实奋进,开拓创新的身影。北大之“大”,不仅在于大楼、大师,还“大”在沧桑厚重的历史,“大”在兼容并包的胸怀,“大”在对民族复兴梦想生生不息的伟大追求和责任;常为新的北大,不仅在于学术和育人,也应在于后勤管理和服务。“韶光易老,唯自奋蹄”,作为一名后勤党员,我们更应当发扬“三牛”精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高品质服务;仰望星空,踔厉奋进,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高水平保障。

——公寓中心 陈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