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后勤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暨“双新”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探索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3月31日至4月3日,北京大学后勤党委、总务部、医学部后勤党委联合组织后勤系统党员干部、新入职职工40余人赴河北无极县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暨“双新”教育活动。培训采取“课堂+现场”双教学模式、“调研+研讨”双实践模式,以期达到“补钙壮骨”“加油赋能”“淬火历练”的学习效果。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置书记、组织委员、纪检委员等。

 

3月31日下午,培训班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石家庄教育科研基地对外交流中心101教室举行开班式,无极县政协主席申立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桂英,北京大学后勤党委书记张念梅、总务部部长张胜群、医学部后勤党委书记赵成知等出席本次仪式,仪式由后勤党委副书记宋飞主持。

 


开班仪式

 

申立功为在场众人介绍无极县的历史底蕴和发展概况。他指出,无极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极人奋勇前行,也必将为前来学习的同志们带来精神上的提升与充实。他希望,大家能为无极县的建设与发展多提宝贵意见,用更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助力无极县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张念梅为大家阐明了本次主题培训的三个内在含义:在思想层面,实现 “充足电”,夯实后续工作的思想根基,为高效履职筑牢坚实的认知支撑;在精神层面,做到 “补足钙”,深度汲取红色文化与先进理念的养分,让信仰的力量充盈心间;在工作执行层面,达成 “打足气”,借缅怀革命先烈的契机,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凝聚起推动后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授课现场


李狄三烈士公园现场教学

 

3月31日,李庆雪教授带来“‘苦难与辉煌’——纪念进藏先遣连"的专题授课,结合李狄三烈士公园、李狄三故居和郭庄“红旗民兵营”等地的现场教学,为学员们展示了以李狄三为代表的英勇战士们凭借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斗志,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立下的不朽功勋,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越时空,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位学员。

 


塔元庄参访学习

 

4月1日,学员们走进塔元庄村村史馆、正定古城、同福智慧农场等地参访学习。塔元庄曾经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塔元庄人牢牢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乡村社会治理,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敏锐的发展眼光,开启了一段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奋斗征程。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文字材料,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在这片土地上所焕发出的蓬勃力量。

 


正定古城参访学习

 

飞檐斗拱、古老雕像,正定古城中的这些建筑瑰宝,淋漓尽致地彰显着古代工匠登峰造极的高超技艺与非凡智慧。漫步在被精心保护和修缮的古建筑群间,抬手便可触摸到历史的纹理。勘察病害隐患、制定修缮方案、修复受损构建、日常监测维护环节都让学员们收获不已,大家讨论着如何将文物保护技术运用到北大文物保护工作中去。

 


授课现场


西柏坡实地教学

 

4月2日,葛江洋从历史的脉络出发,将“六条规定”与“八项规定”串联起来,生动展现出党在不同时期对作风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随后,大家前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开展现场教学。古朴的窑洞、简陋的设施,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又满含希望曙光的峥嵘岁月。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殚精竭虑,为理想拼搏、为使命热忱担当,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员。

 

 

小组讨论

 

培训班设置4个学习小组,在培训期间各组利用空余时段组织学习研讨。针对新时代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立足自身工作、积极讨论应对举措。学员们谈认识、说感受、讲方法,充分展示了广大后勤干部对后勤改革工作的深入思考和积极作为。

 

后勤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学校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党员干部要进一步以学铸魂,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要以学增智,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以学促干,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破茧”之志破除桎梏,以“砺刃”之勇披荆斩棘,以“传炬”之心赓续血脉,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书写属于北大后勤人的青春华章。

 


集体合影留念

 

 

部分学员心得体会

 

塔元庄的变迁是一部鲜活的乡村振兴教科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发展蓝图,到与同福集团共建“六位一体”模式,村企合作盘活资源,推动智慧农业、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每一步都彰显着创新与担当。如今,智慧农场里5G技术精准控温、萌宠乐园寓教于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卷令人振奋。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振兴,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焕新的过程,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接续奋斗。

——会议中心  冯虎

 

70多年前,李狄三领导的先遣连官兵以血肉之躯征服雪域高原,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信仰。他们走过的,是一条充满牺牲却闪耀荣光的道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对北京大学后勤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后勤保障虽无硝烟,却是校园运行的“生命线”。我们需要发扬“先遣连精神”,在困境中坚守岗位、在寒冬酷暑中保障物资配送、在细微处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

——基建工程部  汪竞

 

西柏坡精神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精神财富的重任;作为北大后勤人,我们要积极践行“两个务必”,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纪律,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北大科技创新年贡献绵薄之力,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务部  马赛

 

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我深入了解了正定县在基层党建、历史文化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深感受益匪浅。只有立足本地特色、坚持创新驱动、凝聚群众力量,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未来,我会将调研中学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党建引领作用、学校房地产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综合办行政工作等,为学校师生后勤保障服务多贡献一份力量。

——房地产管理部  张振

 

20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常骑自行车到塔元庄村一带调研。2008年和2013年,习近平同志又先后两次到塔元庄村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如今,塔元庄村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文明村、美丽村、幸福村。它的成功实践是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北大人建设教育强国的精神食粮。

——医学部基建工程处  田广

 

从1961年“六条规定”到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体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纪律建设的一贯坚持和坚定的决心,站在“两个务必”的发源地,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作为北大餐饮服务人员,今后我将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服务动力,时刻提醒自己以“赶考”精神做好每一餐服务,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宣传”、健康饮食宣传等方式,将北大食堂建设为展示优良作风的重要窗口。

——餐饮中心  胡晓丽

 

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正定期间,积极推进87版红楼梦拍摄基地荣国府的搭建、修缮和保护正定古城,他带领人民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踏入塔元庄,我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在正定学到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肖家河项目建设办公室  冯晓宇

 

英雄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它存在于每个人坚守岗位、承担责任的具体行动中。今天的我们,或许不需要像李狄三那样直面极端之境,但同样需要在后勤保障等“新战场”上传承这种担当精神,共产党员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

——公寓服务中心  卢昊

 

走进西柏坡,重温赶考路,感悟老一辈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精神,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廉洁底线,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做好高质量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为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校园服务中心  张可

 

参观西柏坡廉政教育馆及葛教授分享的相关反面案例,给我敲响了警钟,作为党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今后,我将继续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为北大培养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动力中心  刘熙

 

返回